尋偉人足跡,觀最美茶園
——記《舒城茶文化課程開發研究》課題組茶園之行
金秋送爽,丹桂飄香。九月七日下午,在縣教研室魯弘主任和姚穩老師的帶領下,陳愛鵬名師工作室省級課題《舒城茶文化課程開發研究》課題組部分成員前往被譽為“中國最美茶園”的舒茶九·一六茶場參觀學習。舒茶九·一六茶場場長、舒城九·一六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福廣熱情接待了課題組一行。





課題組一行首先聽取了吳場長對茶園歷史、發展、現狀的介紹,觀看了九·一六茶場專題片。課題負責人陳愛鵬校長就課題研究的目的、內容及預期成果與大家進行了交流。課題組成員在吳場長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“舒茶鎮就業扶貧驛站”、“電商展示中心”、“九·一六茶葉合作社就業扶貧車間”、“舒茶人民公社陳列館”。在吳場長的介紹中課題組一行了解到:手工制作車間傳承傳統制作工藝;清潔化加工生產線大幅提高茶葉加工質量和效益;線上線下銷售平臺讓茶葉銷售走上了快車道;館藏豐富的史料記載了茶園的歷史和發展。

隨后大家拾級而上,實地參觀茶園。從下仰望,人工用石塊壘成的16層梯式茶園,直上云霄,蔚為壯觀;登臨山頂,從上俯瞰,連片茶園,碧綠如海。山頂屹立著一塊由毛主席女兒李訥親筆題寫的“茶源”巨型景觀石,寓意舒茶是新中國茶葉發展的源頭,囑托舒茶人民飲茶思源,永思主席恩澤。
課題組一行此次實地參觀茶園,調查了解茶園歷史、發展、現狀,旨在充分利用地方資源,開發特色校本課程,將地方資源課程化。
1958年9月16日,毛主席視察舒茶人民公社,指點青崗嶺,發出“以后山坡上要多多開辟茶園”的指示。為響應偉大號召,銘記這一重大歷史,舒茶人民在青崗嶺開辟了梯式“九·一六”茶園,并逐步發展、壯大,建成了舒茶九·一六茶場。該茶場現有茶園300畝,茶樹良種苗圃園100畝,名優茶清潔化機械加工廠一座。由茶場牽頭成立的“舒城縣九一六茶葉專業合作社”集茶葉生產、加工、銷售、科研、教學、旅游等為一體,被授為六安市專家大院舒城茶樹良種分院。茶場年銷售各類名優茶50噸,年出圃良種茶苗1000萬株。選育的“舒茶早”、“山坡綠”被審定為國家級茶樹良種,“特香早”被鑒定為省級良種,研制開發的“舒茶早芽”、“山坡蘭香”等系列名茶屢獲殊榮,倍受消費者青睞。